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庭院經濟相結合
常德 讓鄉村有“看頭”更有“賺頭”
華聲在線7月17日訊(全媒體記者 李杰 通訊員 史和清 李承虔)幾天前,漢壽縣巖汪湖鎮洲頭塞村村民蔣道全將最后一批水蜜桃采摘后,運到縣城水果批發市場,很快銷售一空。2021年春天,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,蔣道全在屋前2畝荒地上栽種110株桃樹?!疤覙浣衲觊_始掛果,賣了1800多元?!笔Y道全說。
“按照‘一村一品’發展思路,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,實現增收?!睅r汪湖鎮黨委書記袁杰介紹,該鎮把發展庭院經濟融入鄉村振興全過程,鼓勵群眾以庭院為載體,靈活發展特色種植、養殖。目前,該鎮以發展庭院經濟為契機,種植水蜜桃、糖橙、枳殼1.1萬畝。去年,全鎮幫助3800戶群眾增收920萬元。
“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打造美麗庭院結合起來,變庭院為特色果園、生態菜園、中草藥園、園藝基地、綠色欄舍、家庭作坊、文旅小店、服務網點、電商網店?!背5率朽l村振興局局長徐興庭表示,該市積極探索庭院經濟發展模式,指導群眾合理利用院落,發展庭院養殖、庭院種植,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
常德將涉農村(居)分為山區村、丘陵村、平湖村3個類別。指導山區村重點發展茶葉、煙葉種植,家禽、蜜蜂養殖;指導丘陵村重點發展果園、茶園、花園、藥園,利用庭院發展養殖業、加工業、旅游業、服務業;鼓勵平湖村農戶利用庭院開辦修理店、洗車店、小超市、快遞代辦點等各類服務網點。
“今年,石門縣1.3萬戶群眾參與養殖蜜蜂,戶均年增收約2500元?!毙炫d庭介紹,常德確定30個鄉村作為試點,整村發展庭院經濟,通過示范引領,確保超過10%的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參與發展庭院經濟,實現增收。